2016年11月17日 星期四

《十個放火的少年》 26年來香港人的悲哀|作者:阿K


你有聽過《十個放火的少年》嗎?花你少少時間聽一次,你會有甚麼感受?



《十個放火的少年》是2015年李拾壹的作品,內容指村莊外有怪獸,村長及長老找壯丁守護家園。壯丁兩手空空,唯有放火趕走怪獸,但村長及長老說放火太激進,將火撲滅後,怪獸入村盡情破壞,而村長及長老亦逃之夭夭。

這首歌是描述2014年雨傘革命期間,不同黨派、市民對「激進」的看法,很多人對「激進」非常抗拒,但怎樣才算是「激進」?佔領馬路?打開雨傘?衝擊警方防線?反正不管甚麼行動,都會被較保守的一方批評:沒有參與佔領的批評佔領「激進」,沒有衝的人批評衝的人「激進」⋯

《十個放火的少年》不是新歌,但在今時今日的香港重聽,更讓人百般感受。

今天香港風雨連天,由宣誓到釋法,沒完沒了地上演一幕又一幕的《十個放火的少年》,一首歌為一整個抗爭世代作註解,香港人沒有為抗爭思考出路,只顧着批評抗爭者的手段,引用台灣太陽花學運領袖陳為廷的名句:「為什麼你們對掌權的人這麼寬容,對於沒有權力、一路被壓著打,一路想要提出事實的人這樣嚴苛,這什麼社會?」

不少娛樂作品描述到社會現況,讓觀眾聽眾產生共鳴,故「凡是娛樂的 必有其時代意義」,娛樂作品本身是反映當代的一面鏡子。《十個放火的少年》的意念是源自1990年達明一派的作品《十個救火的少年》,當時香港人經歷六四事件後,見識過坦克與軍隊無情的屠殺後,人心虛怯,明明火已經燒到埋身,但香港人找不同的藉口逃避,不肯正視問題,反而為了「救火主見」而「終於反了臉  謾罵著離開 這生不願見」!最終結果,「在這夜這猛火像燎原  大眾議論到這三位少年  亂說亂說 愈說祗有愈遠」



從1990年,香港人「謾罵著離開 這生不願見」「亂說亂說  愈說袛有愈遠」的情況沒有改善過,而這一批1990年《十個救火的少年》的「大眾」,經過26年的洗禮過後,至今依然在「亂說亂說」地「議論」着他們似懂非懂的大火,並演變成今天「村長 全部的長老」,對所謂「激進」依然保持「亂說亂說」地「議論」本色,大叫年輕人「不要衝 不要激嬲佢 不要攻 不要一追再追  等佢乖 等佢走 不如停火 行動要溫和」,然後「啲火 全部整熄哂 應該 聯合高聲嗌  諸位怪獸請你 不可作歹」⋯

如果26年前十個少年團結一致,一起去救火,26年後的今天,還會有「進擊的怪獸」嗎?

26年來,《十個救火的少年》不只救不了火,還最終招致「進擊的怪獸」「開口 如餓鬼追債」般地「廣開殺戒」?敢問村長與長老,你們甚麼時候才肯放手?大眾何時才明白「放火」的本質?



作者:阿K
前香港電視人,曾創作《光影流情》《還看當年》等電視節目,擅長於光影中解讀其時代意義。
*******************
Facebook專頁:娛樂定格_freezentertainment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%E5%A8%9B%E6%A8%82%E5%AE%9A%E6%A0%BCfreezentertainment-222405268153574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