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11日 星期一

阿K:《歲月神偷》的天災人禍

一場尼伯特颱風讓台東損毁嚴重,從災後照片中看到,17級陣風讓整座城市一夜變廢墟,亦讓我想起香港電影《歲月神偷》,全家合力保住屋頂經典一幕。或許香港人對颱風的破壞力已感陌生,原來當颱風來襲,是連屋頂都可以整個掀起吹走!一部電影,反映現實中的風災無情,見盡家園被毁的心碎。


《歲月神偷》是羅啓銳導演、編劇的作品,於2010年上映,票房達2300萬。內容描述香港1960年代四口之家,如何互相支持共度難關。導演明言電影描述的是他的童年回憶,因此有很多60年代的生活描述。颱風襲港的這一幕,相信大家最為深刻。

在60年代,是一個多風多雨的年代,1960至1964年間平均每年懸掛一次十號風球,其中1964年一年內兩次。而1962年的溫黛襲港,造成183死388傷,另108人失蹤,成為一代香港人的慘痛回憶。

電影之中,收音機於節目中插播天文台的颱風襲港消息,任達華、吳君如努力收檔,並着兒子幫忙,結果風力太強勁,屋內物品吹得四散,一雙雙待售的新鞋隨風捲走,樓房正面被吹毁,小兒獨留上層大喊救命,任達華爬梯上樓營救卻失足滑落,最後爬上去後發現屋頂已被風掀起,急忙抓緊屋簷,一家人合力保住頭上片瓦。


風災過後,任達華全家欲哭無淚,撐着疲倦不堪的身軀,於一片泥濘中找回最貴重的財物:待售的皮鞋!這一雙雙泡在泥濘與壓在雜物下的鞋子,已經是任達華一家重建家園的希望!在60年代,政府的社會救濟能力不足,很多時候都要靠大眾捐輸,以解災民一時之急。翻查資料,1962年溫黛襲港,造成嚴重傷亡損失,當時亞洲電視前身的收費電視「麗的映聲」就舉辦籌款義演,但一來當時「麗的映聲」未有中文台,再說收費電視月租費非一般大眾可支付,能籌得多少善款實在找不到資料。

電影中沒有提及任達華一家如何度過這一難關,但就透過兒子患病,呈現出60年代香港社會另一現象:公職人員受賄。電影中導演在此着墨頗多,警察收保護費、護士收服務費等等情節,都強調貪污對基層民生的影響。現實中公職人員受賄到底有多嚴重?從廉政公署的文件中能看到實況:

1954 至 1973 年間,警司韓德也承認:「我相信大部份的香港警察都貪污。收賄更是生活中的一環,正如早上起床,晚上睡覺那樣自然。」以他為例,他作為灣仔區警司,竟然可以每月收賄 9000 磅(相等於 12 萬港元),還在其辦公室策劃其貪污新計劃。50 年代,受賄的警務人員更包庇黃、賭、毒等各種非法活動,令他們能持續發展。這些包庇活動也有特定的賄款,例如賭博大檔的每日數千元;鴉片的大檔每日千元;妓寨、咖啡座、酒吧每月多至數百,少者數十;豬肉檔、魚肉檔每星期數百元;警方從白牌車( 違例載客的私人小汽車 )的賄款中可每月得到 6 萬多元。

此情此境,小市民有何選擇?任達華遇風災後又逢兒子患癌,向警察說明無錢可交,警察亦直接回應翌日寮仔部幫你搬屋,意思即是「寮屋管制組」會前來視察任達華非法霸佔官地的寮屋,寮仔部有權即時清拆非法搭建物。所以前來收賄警察的回覆,代表不交賄款,莫講開檔做生意,連屋都拆走你讓你無家可歸。

今日香港及台灣,整體社會稱得上廉潔,令整個社會運作暢順。社會救援制度亦已確立,讓災民可以從制度中伸請援助。如今次台東風災,整個社會一呼百應,各縣市投入人力物力救災,一般民眾可以安心捐輸,不怕善款遭盜用,社會復原自然快。《歲月神偷》紀錄了一個年代的辛酸,天災毁家園,人禍阻謀生。回看今日飽受颱風催殘的台東,政府及民眾合力救災,方知社會進步的動力,風雨無阻!


作者:阿K

前香港電視人,曾創作《光影流情》《還看當年》等電視節目,擅長於光影中解讀其時代意義。

*******************
Facebook專頁:娛樂定格_freezentertainment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%E5%A8%9B%E6%A8%82%E5%AE%9A%E6%A0%BCfreezentertainment-222405268153574/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